
【導遊隨團自由行】中部北陸玩家推薦.健行上高地.走心山水6日
- Design Tour
神的故鄉長得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秘境讓日本政府嚴格禁止私家車進入?不容小覷的登山新據點,這次我們以至誠謙卑的心,連著兩晚來展開與秘境的對話,投入大自然深厚而溫暖的懷抱!為兼顧行進節奏及安全性,全團限12歲以上旅客參加,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出發日期 | 10/16 費用:57,900 /人 10/23 費用:57,900 /人 10/30 費用:57,900 /人 | ||
航班資訊 | 航空公司 | 航班編號 | 出發/抵達 時間地點 |
去程 | 長榮航空 | BR128 | 07:55 桃園機場 11:45 中部國際 |
回程 | 長榮航空 | BR128 | 19:30 小松空港 21:50 桃園機場 |
![]() |
此團為新型態旅遊方式,以自由行的意義及方式前往,不包含下述行程中的所有交通費、餐食(飯店早餐除外)及未備載之自由活動項目費用,隨團導遊意義在於深度導覽當地美景及旅客所需協助,希望帶給大家安心及順利體驗自由行的真諦!如造成困擾及不便,敬請見諒!
- 本團團費僅包含機票、飯店、導遊小費、團體保險。
- 本團成團人數:10人(同時為上限)。
- 本團除每日飯店早餐之外,所有餐食及交通皆旅客現場自行選擇與支付,導遊現場建議及協助餐食資訊。
- 更多團體基本注意事項請參閱行程最下方說明。
1600年左右木材商矢島家和擁有高山地區最大的酒坊的永田家。 本博物館就是從這兩家巨商的倉庫改造而來的。第14展廳展示的是高山廟會、民居和城鎮誕生的歷史以及和本地頗具淵源的文人、美術作品等不同主題的內容。

位於高山市內的宮川朝市,是從江戶時期以來延續至今的在地市場,每天早上6點開始到中午12點結束,從鍛冶橋到彌生橋間約350公尺長的距離,是日本三大朝市之一。由於是當地人的市場,因此可見到一般家庭料理使用的食材、水果果汁、飛驒高山特級現烤牛肉、玩具等等。其中有間「越や銘菓おわら玉天」點心店,可放於手掌上小小方形的甜點,像是用雞蛋當材料,油炸後在表面灑上糖粉,口感綿密綿密,一個100円,滿特別的不妨試試看嘍~
南北貫穿高山市的宮川,以鍛冶橋為分界,北邊為宮川朝市、櫻山八幡宮等,往南則為高山舊街及高山陣屋。高山地區原名飛驒,因此也常聽到飛驒高山、飛驒牛等名稱。戰國時代末期,當時的領主金森長近,因為深愛京都,因此借用了鴨川流經京都的概念,在鍛冶橋以南,宮川為中心仿京都町家建築群方式整建。至今所保留的即是江戶時期所留下的老屋群,其實分為上一之町、下一之町、上二之町、下二之町、上三之町、下三之町,其中的三町舊街區,也被指定為國家選定重要傳統建造群。
穗高峰巒環抱、海拔3000公尺的上高地,名稱從「神垣內(かみこうち)」來,而「かみこうち」即是山上的穗高神社,所以又稱為「神の故鄉」或「神の領域」。受山嶽崇拜信仰影響不少僧侶入山修行,平時只有僧侶、樵夫進出,直到明治時期時,英國工程師William Gowland用了「Japan Alps」形容,從此「日本阿爾卑斯山脈」變成了立山這一區的代名詞,1915年燒岳火山群噴發形成大正池、田代池、明神池等堰塞湖。
從河童橋一帶步行至明神池需約1小時,這裡是一個中轉區域,裡面有旅舍小屋、商店,以及著名的穗高神社,明神池本身與步道稍有偏離,所以要想看到完整的明神池,需要稍微繞道而行。由於從明神嶽時常有流水湧出,其透明度頗高,在宛如鏡子般清澈的池塘裡還可以經常看見紅點鮭的泳姿。
大正池形成於1915年,是附近的一座火山爆發後,阻斷梓川而形成的,池中與池周朽木給此處風景增添了特殊的氣氛,也隱隱告誡著人們,此處曾受火山之摧殘。滄桑老樹裹著朦朦晨霧立於池中,水面倒映著蔚蔚蒼穹下的穗高岳與燒岳,這些醉人美景使得大正池成為了上高地最具人氣的景點之一。
河童橋位於上高地中心地帶,是一座架在梓川上的吊橋,河童橋採用木造工法建造而成,並已成為上高地特有的地標,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也由此獲得創造靈感,於1927年創作了小說《河童》,在小說裡,講述故事的主人公只為了進入神秘的河童之地(河童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一種水怪)而前往上高地。
建議搭乘巴士至大正池站下車,沿大正池、梓川的自然研究之路步行至河童橋,路程約1小時。
※ 每年10月時將舉辦「穗高神社奧宮例行祭典」,11月中時,河童橋畔舉辦上"高地閉山祭"。
標高2,156公尺高的新穗高纜車,全長3公里左右一共分為兩段,一段是新穗高溫泉駅⇔鍋平高原駅車程4分鐘,以及しらかば平駅⇔西穗高口駅車程7分鐘,第二段是日本最早的雙層纜車,也是日本最高的纜車。雖然來回票價2,900円,但於展望台上可360度眺望這號稱"日本阿爾卑斯山脈"全景之美。
北陸地區屈指可數的繁華街香林坊,是壹個有著老字號的百貨店和受年輕人歡迎的時尚大廈、許多知名品牌分店林立的購物區。
據傳13世紀初,『平氏一族』在「源平之戰」中戰敗後,逃亡到雪窖冰天的北陸深山躲藏並遺世獨居,而他們的聚落一直到19世紀才被人發現,也就是今天聞名於世的《合掌村》。
《合掌村》有著相當獨特的建築聚落。因為身處豪雪地帶,屋頂的設計必須能夠承載厚重的積雪,並讓積雪自然崩落,於是將屋頂傾斜至60度,再鋪上厚實的茅草,從外表看,就如同雙手手指碰在一起的樣子,而被稱之為「合掌造」,這般又厚又斜的屋頂,每隔30、40年就必須重新鋪設一次,工程之浩大,幾乎是全村總動員,每每一兩百個人才能夠完成,而建築內部又是全木造,堅持不使用鐵釘而以卡榫、結繩等方式將粗大的木材結構組合起來,保存相當不易,從發現初期的1,800棟合掌造,如今已剩餘不到180戶,而大家熟悉的「白川鄉」實為5個聚落的合稱,其中又以『狄町』發展的更為成熟。
「長瀨家」約建於1890年,以傳統工法建造5層樓高共約600坪,雖然比不上和田或神田家的悠久歷史,卻是狄町白川鄉內最大的合掌造建築,由於前三代都是醫生,因此一樓除了生活起居的空間,還有展示部分醫療用具,3-5樓則為養蠶時所使用的工具及平時使用的農具。當於樓層參觀時,除了陡峭的樓梯之外,亦會發現地板並排的木頭間空隙十分明顯,其主要目的是冬天時,一樓燒炭取暖的熱空氣,可向上升起,遇上保暖的茅草屋頂後留在屋內,讓屋內保持溫暖。夏天時,由樓上搭窗吹入的涼風,也可輕易的在屋內流動。是種自然的屋內溫度調節方式。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位於金澤市中心、金澤城附近,佔地約11萬平方公尺,原為百萬石加賀籓籓主前田家的私人庭園稱為「蓮池庭」,由第五代藩主開始建造,期間不停擴建,至第十三代藩主開闢「霞池」,前後歷經約180年成為現今壯觀的林泉迴遊式庭園基本構造,因為此庭院兼具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六大意境之所在,傳至第十二代藩主時更名為「兼六園」。在庭院池子中的幾座小島,面對著日本海,據傳裡頭住著不老不死的仙人,守護前田家的長壽與永遠的繁榮。
來到兼六園參觀時,將因清晨、黃昏、晴天、雨天以及四季不同而有不同的景觀,春櫻、夏綠、秋楓、冬雪各有一番風情。冬季時,為防止大雪壓垮樹枝而做的防禦措施~雪吊,讓庭院更增添蒼古之情。
茶屋是日本傳統的遊藝,飲食場所,在江戶時代是個可以觀賞藝妓舞蹈和聆聽音樂的地方,金澤的茶屋位在城市的中心,其中最大的一處是東茶屋街,茶屋的特徵:1樓的外側木重的細緻精美格子,二樓為接待客人的宴會客廳,走進深處小巷,便像迷宮一樣的細路延伸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