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遊+講師隨團自由行】2019 北九州藝術與生活.由布院之森.普立茲克建築6日
- Design Tour
「普立茲克建築獎」猶如建築界的諾貝爾,同時也是國際公認最主要的建築獎項之一。在日本除了享譽國際、善用「清水混凝土」的安藤忠雄是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得主,另有多位得名於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大師,也悄悄地將他們的鬼斧神工藏身於九州,想一睹風采嗎?今年夏天跟著導遊自由行!。
出發日期 | 08/20 NT 62,500/人 09/11 NT 60,500/人 | ||
航班資訊 | 航空公司 | 航班編號 | 出發/抵達 時間地點 |
去程 | 中華航空 | CI I110 | 06:50 桃園機場 09:55 福岡空港 |
回程 | 中華航空 | CI 117 | 21:00 福岡空港 22:25 桃園機場 |
![]() |
※ 航班以早去晚回為預設,正確時間將依照說明會資料為準,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此團為新型態旅遊方式,以自由行的意義及方式前往,不包含下述行程中的所有交通費、餐食(飯店早餐除外)及需付費之景點門票,將視現場旅客之意願是否花費入場,隨團導遊意義在於深度導覽當地美景及旅客所需協助,希望帶給大家安心及順利體驗自由行的真諦!如造成困擾及不便,敬請見諒!
- 本團成團人數:10名,最多不超過15人。
- 本團路線之全程交通票券:icoca卡(內存日幣3,500元整)、北九州JR Pass三日券、太宰府柳川觀光套票及福岡市内1日フリー乗車券900円。
- 更多團體基本注意事項請參閱行程最下方說明。
- 6/26 NT 62,500(活動首賣價:二人報名省5000)、7/16 NT 63,500、8/20 NT 62,500、9/11 NT 60,500
於福岡縣廳舊址重建的アクロス福岡,佔地13,648平方公尺,1995年完工後改為文化交流會館、商場等複合施設。
建築物由阿根廷建築師Emilio Ambasz所設計,面對著南側的天神中央公園,以階梯式花園為一大特色,園藝設計則由園藝師田瀨理夫一手包辦,遠看彷彿是城市裡的一座”山”。採用了「大刈込(迂)」的表現方法,與自然的共生的精神將整片大型植栽修剪排列成不規則、自由起伏的模樣,包括對喬灌木間的混植,共超過七十種的植栽被使用,綠意一路延伸至一旁的天神公園,隨著季節變化產生不同的面貌。全面綠化的「ACROS山」,儼然已成為福岡人療癒與舒壓的城市綠洲,有空!!那上「山」走走吧~
清家清(1918∼2005)為日本二戰後代表性建築師之一,善於運用日本傳統美學,以多元組合隔間為核心,隨時調整為既開放又具隱私的空間,其功能主義開創了「家學」的設計理念,設計方式稱為「鋪設」。九州工業大學紀念講堂是其代表性公共建築,鋸齒狀的屋頂及特殊折板的側身設計,延伸於和式摺紙扇,搭配格子狀外牆,沈穩與躍動的衝突,個性十足的設計,是日本昭和時代的著名建築遺產。
※ 入內參觀須申請。
1974年完工的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是大分縣出身的建築大師磯崎新早期受新古典主義建築家Étienne-Louis Boullée影響所,於70年代、現代主義思潮前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外觀採預制混凝土技術如膠囊搬連續拱形屋頂,無限延伸般的轉、繞成P字型,而內部挑高猶如哥德式教堂肋柱令人驚艷,此外,入口處灰白幾何玻璃窗入夜點燈後變身為萬花筒般哥德風花窗。此地也正是2013年改編說「圖書館戰爭」拍攝場景。
建於紫川西側山丘上的小倉城,建城時間最早可推至13世紀的土安桃時代,面臨關門海峽,是水陸交通的戰略要地。今日的規模則是在關原之戰立下大功的細川忠興所造,大天守四重五層及一重的小天守,兩者為連結式塔層形設計,天守的最上層採南蠻造(又稱唐造)風格,五樓外推式的「外廻縁」設計,突出的樓地板同時也是四樓的屋簷,這樣獨特的設計,讓整個天守閣從外觀看起來更加高挑。1837年小倉城發生大火,燒毀天守與本殿,其後僅做不含天守閣的小部分修復,直至1959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完成。而小倉城又有勝山城、勝野城、指月城、湧金城、鯉之城之稱。
長400公尺約100間店鋪的商店街,一端與博多運河相連接。商店街的川端廣場,固定展示祇園山笠祭的大花車,有許多販賣博多人形、和菓子等小店和道地的豚骨拉麵餐廳,因附近有許多寺廟,也有不少販賣佛俱的相關商店。在逛街的同時,店員與當地居民的博多弁也是川端商店街的一大特色。 此外,福岡的屋台(路邊攤)亦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全市共有150多個屋台,集中在中川區以及天神區。典型的屋台小吃包括烤雞串、黑輪以及最有名的博多拉麵。屋台也有許多種含酒精飲料提供選擇,因此,屋台是跟當地人打成一片的最佳場所。但近年來,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外地,前來一探福岡風情的觀光客。
以生鮮食物的種類豐富著名,充滿活力的「博多廚房」。柳橋市場的雛型是,昭和初期將從大濱魚市場進貨的鮮魚,放在二輪車上販賣的個人商店。在此之後,販售的商家不斷集結擴張,因而發展成博多具代表性的街道之一。
201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坂茂所設計,結合大分縣杉木、竹子等在地傳統工藝精神,大量融入建築師關於“紙”的特性,希望建築本身便是文化的催化劑,激發人們對多元如美食、藝術、雕塑、芭蕾等興趣。這座又稱為「紙房子美術館」的建築,同時也一舉獲得2015年日本建築家協會大賞獎。
1966年設計完成大分市立圖書館,近年已改為大分市立藝術廣場,是磯崎新第一個獲得大獎的作品。粗獷野性的清水混凝土結構、方正筆挺的立面與樸素的鋪面材質,大廳兩側雙重壁面為建築張力的基本要素,彰顯出建築物本身的日常性。
湯布院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周長約400公尺的小湖,西邊湧出溫泉而東邊湧出的卻是清水,形成了不可思議溫冷各半的湖泊,是個的湖當陽光照耀在清澈的湖面時,所產生的折射彷彿金色魚鱗般的閃爍而得名。終年自湖底湧出的溫泉,每年9月至3月間清晨時白霧迷濛的景象,更是如同夢幻仙境一樣迷人,這一帶充滿情趣的風景,深深地迷戀了與謝野晶子和北原白秋等眾多著名日本文人墨客,是湯布院最著名的湖泊。
「由布院之森」是高原度假村式特快列車,從全國屈指可數的人氣溫泉鄉由布院到博多,乘坐該列車可享受豪華的氣氛和美麗的景色。車廂內的陳設裝飾多用木材,產生了自然的色調與感覺。並且,將小鳥的婉轉啁啾作為背景音樂播放,形成了充滿自然景象的空間,使人感到宛如在森林的別墅中。(※ 全部為指定席)
福岡塔高234公尺,是日本最高的海濱塔,也是福岡市西部副都心的象徵所在。由8000枚鏡窗所覆蓋的正三角形新銳外觀,被暱稱為「鏡貝」。此外,在七夕或是聖誕節期間,鏡窗上有霓紅彩燈裝飾,夜間還有燈光秀表演。另有博多名產及明太子等伴手禮的販售區、咖啡廳,以及歐式餐廳提供選擇。
「旅人」之名源自於太宰府當地留下大量和歌的詩人及其旅伴們,同時還含有環遊太宰府的列車之意。列車外部描繪著太宰府各處觀光名勝與四季花卉,內部則由紗綾形、葫蘆、雷、蝴蝶及梅花5種開運紋樣構成,分別代表著健康長壽、生產順利、消災解厄、闔家安康及學業有成,旅客可依不同需求選擇乘坐相對應的車廂喔。
位於福岡近郊的太宰府天滿宮是以求學、知識聞名的神社,供奉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是全日本天滿宮的總社,每年有近700萬遊客來此參拜,由其是學生,祈求學業順利、金榜題名。正殿已列入日本重要的國家文化財,正殿旁的梅樹,傳說是因為仰慕菅原而從京都飛來此地,因此有了飛梅之稱。此地也是賞花的名所,每年春天,神社裡的6000多株梅樹同時綻放,蔚為奇觀;夏天還可觀賞菖浦。曲水之宴也是一大盛事。
瀨此間星巴克分店是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所設計,設計理念為「利用自然素材讓傳統和現代結合」,從店門口到店內使用的傳統木造組合為此間星巴克的建築特色,在這散發咖啡香與木頭香氣的空間,來杯咖啡好好享受一下吧。
被稱為世界著名水鄉之一的柳川,是城中環繞的人工河,在柳川市內縱横交錯,總距離達到930km,這條人工河原來有守城、防止河水氾濫、儲蓄農業用水和消防用水等功能,對市民非常有利。從松月碼頭出發,經過城堀水門到沖端終點,乘坐小舟去談訪這充滿浪漫色彩的水鄉柳川吧。
伊東豐雄2005年完成的Grin Grin(ぐりんぐりん),是位於福岡灣附近人工島「Island City中央公園」內一座體驗學習綠建築。無接縫的混凝土表面,採用完全融入地形的自然曲面螺旋狀造型,遠看彷彿是一座綿延於公園內的山丘,山丘表層的植被也將隨著時間增長,而遊客也可於如山丘般的屋頂上自由走動,眺望遠方海景。建築物內的空間內被分為3區,北面是被綠色圍著的寬廣的自由空間、中央為亞熱帶的植物展示為中心,全年都能欣賞蘭科和五顏六色的花草以及大帛斑蝶的生態觀察、南邊則是以研討會和園藝體驗為主。※ 入場費100円、週二休。
名為"Nexus World"(連結世界)自1986年開始籌畫,由日本名建築師磯崎新於背後大力促成的集合住宅計畫,1988年10月從20多位國際建築師中選出6位,於福岡香椎地區一約238×285公尺L型(西北角一方形土地屬他人擁有),總面積為9947.8平方公尺共有250戶的住宅區展開開發案。Nexus World住宅區,還在紙上階段就獲獎,完成後更榮獲1992年日本建築會年度獎,屢屢被國際媒體報導的經典集合住宅。可惜緊接而來的日本泡沫經濟,使得原本要由磯崎新設計的兩棟高層公寓因此無法實現。
建築師:Rem Koolhaas(雷姆.庫哈斯-荷蘭)、Steven Holl(史蒂芬.霍爾-美國)、Òscar Tusquets(奧斯卡.涂魁斯-西班牙)、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汀.波贊巴克-法國)、Mark Mack(馬克.麥克-美國)、石山修武(日本)
相傳神功皇后生下應神天皇時,將其衣放入相中埋於此,其上種下松樹為記號,因此有「筥崎」一說,松樹則為今日境內的「御神木筥松」。從穗波郡大分八幡宮遷移至此的筥崎宮,期間於蒙古之戰受損,後於1546年重建,也稱筥崎八幡宮,和宇佐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並稱日本三大八幡宮。重建後的本殿採九間社流造,其檜皮葺屋簷及拜殿採切妻造的兩層檜皮葺屋簷,為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
鎌倉時期,元朝出兵大舉入侵九州,當時靠著神風擊退元兵,因此又為勝利之神,樓門上的匾額「敵國降伏」,是龜山上皇在此祈願後所設置,而又有伏敵門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