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遊隨團自由行】2019 瀨戶內海藝術祭跳島瘋藝術.長天數漫遊展品看個夠10日
- Design Tour
瀨戶內海,不僅僅是藝術祭,這裡的每座島都是故事、都是牽動心弦的文化與歷史足跡!透過藝術品訴說這塊土地或詼諧、或沈重、或寓意深遠的心聲,而這些,都需要多一點時間來一一體會。長天數的自由行,多一些天數、慢一點步調,走入這裡的生活、走入在這裡的你和深省。
出發日期 | 10/01 (10/01-10/10, 10天) : NT 77,500/人 10/15 (10/15-10/24, 10天) : NT 77,500/人 11/01 (11/01-11/09, 9天, 前四天藝術祭) : NT 72,500/人 [出團注意事項及其他] | ||
航班資訊 | 航空公司 | 航班編號 | 出發/抵達 時間地點 |
去程 | 中華航空 | CI 278 | 07:00 桃園機場 10:35 高松空港 |
回程 | 中華航空 | CI 179 | 19:05 高松空港 20:45 桃園機場 |
![]() |
※ 航班以早去晚回為預設,正確時間將依照說明會資料為準,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此團為新型態旅遊方式,以自由行的意義及方式前往,不包含下述行程中的所有交通費、餐食(飯店早餐除外)及需付費之景點門票,將視現場旅客之意願是否花費入場,隨團導遊意義在於深度導覽當地美景及旅客所需協助,希望帶給大家安心及順利體驗自由行的真諦!如造成困擾及不便,敬請見諒!
記憶之瓶
將島民的回憶封進寶特瓶,點燃微弱燈光的作品。
海鷗的停車場
渡輪一接近女木港,就能看到300隻左右的海鷗在防波堤上一字排開。就像真的海鷗一樣,此一裝置藝術也會隨風改變方向。換句話說,這個作品是將海鷗排列在不同的防波堤上,進行風向與海鷗習性的視覺化。此外,前次藝術節中木村外觀設計、監督的新防潮堤也完成了。Oninoko 瓦 Project
鬼瓦是香川縣的傳統工藝品之一,約3000名香川縣國中生在工作坊中親手製作鬼瓦,展示於洞窟內與周邊。
※ 大島的整個島為療養所。請確認標示牌等,注意不要進入入所者的生活區域
等待者
在高速巴士等候室外牆設置呈現島民們的雕刻。
Liminal Air -core
聳立在高松港,高達8公尺的兩根柱子。色彩豔麗的部分為鏡子表面,反照周遭港口及大海、建築物等風景,依欣賞位置或時段等不同狀況呈現多樣風情。在將高松環境圖像化的同時,也清晰反照出鑑賞者的面貌。
跨越國境・海(林舜龍)
上屆藝術祭由臺灣航海至豐島,之後又返回臺灣的「種子船」,本屆將抵達高松港。將重新組裝的船隻比擬為種子的漂流。
高松中央商店街,位在高松市中心的商業區,由兵庫町、丸龜町、片原町、ライオン、南新町、田町及常磬町條商店街所構成,所有商店街加總共2.7公里,是日本最長的拱頂商店街(直線則為大阪天神橋筋商店街)。其中的丸龜町(まるがめまち)商店街為當時建造高松城時開通的大道,擁有400年歷史的丸龜町商店街一度沒落,在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讓丸龜町商店街脫胎換骨成為獨具特色商店街。丸龜町商店街分為「丸亀町AVENUE」及「丸龜町Green」前後兩段,前段的三越百貨前的圓頂廣場(ドーム広場)四周名店林立,散步其中彷彿置身於歐洲精品大道;後段方形櫸樹廣場(けやき広場)讓「丸龜町Green」區綠意盎然,隱身期間的小店舖更具個人風格。
安藤忠雄美術館 (ANDO MUSEUM)
位於保存有古老街區的本村地區,外觀雖然保留舊民房姿態,內部空間則是由混凝土形成,建築物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
家計劃
改建直島獨特的民宅或寺廟神社,將空間本身營造成藝術作品。當地居民仍然實際生活在這些地區,交織著人們生活的時間與記憶;家計劃從1998年開始,目前已有Kadoya、Minamidera等7棟對外公開。
倍樂生之屋 博物館 (Benesse House Museum)
美術館與飯店融為一體的設施,特徵在於有許多藝術家滯留此地專門為此受託創作的專屬作品。今年以「聚焦社會」為主題,結合收藏作品與國吉康雄作品進行展示。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活動基礎問題意識之一正是如何面對現代社會之都市化、近代化問題,讓參觀者透過展示重新省思自己身處之時代與社會。
地中美術館 (Chichu Art Museum)
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物埋設於地面下,以免損及瀨戶內海景緻與大自然。長年設置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和瓦爾特·德·瑪麗亞 (Walter de Maria)、的作品。此外雖然位於地面下但有自然光線照進,不同時段、季節呈現風貌各異,因此不論造訪幾次都會有嶄新發現。
李禹煥美術館 (Lee Ufan Museum)
第一座李禹煥個人美術館,由安藤忠雄設計,充分應用從山谷延伸至海岸之地形。館內有設置自然岩石與鐵板雕刻作品的「照應廣場」與收藏有1970年代至今繪畫、雕刻作品之「邂逅廳」等。
※ 圖片及文字來源:瀨戶內海國際藝術際官方網站
Beyond the Border
堤防內側的廣場上,數千支的竹子,建構一團圓滾滾柔軟的海洋生物,層層堆疊放射狀的造型,如海膽,如海葵,匍伏在廣場上,數以千計的觸鬚隨風搖曳,伸向天空也伸向海中,如似召喚世界的小孩。蠕動的巨大身軀,亦如一陣陣的波浪。
小豆島之戀
王文志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製作了三件作品,分別是2010年的〈小豆島之家〉、2013年的〈小豆島之光〉與2016年的〈橄欖之夢〉2019年的新作品則是〈小豆島之戀〉。
小豆島有一首島民人人皆知的歌曲,名為《橄欖之歌》。歌詞內容描述少女戀愛的心情,將對於戀人的愛情與小豆島的思念融為一體。王文志每次抵達小豆島港口,都會想起這首歌,成為此次作品的創意來源之一。
因潮汐影響在每日兩次海水退潮時所浮現出的沙洲步道,連結串起銀波浦內海外灘的島嶼,因此稱之為「天使步道」。傳說相愛的戀人一起牽手走過天使步道,戀情將會長長久久,於是在小島上不時可看見許多祈願繪馬懸掛在樹枝上,希望居住於此的天使見證其山盟海誓。
島廚房 (Shima Kitchen)
由安部設計的開放式餐廳,大屋頂環抱下桌子位於半戶外空間。島上女性居民與丸之內飯店大廚合作開發原創菜色。使用大量當地產魚類、蔬菜烹調的菜色備受好評。此外,陽台上隨時舉辦音樂演奏、舞蹈或研習會等活動。以藝術與美食搭起人與人間的橋樑,成為島上的交流平台。※ 週二休館
豐島美術館 (Teshima Art Museum)
建築師-西澤立衛與藝術家-内藤禮合作的美術館,美術館位於面向瀨戶內海之豐島小山丘山腰,周圍都是梯田,營造出大自然與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美麗環境。館內作品《母型》全天都會有「泉水」誕生,光線、微風、鳥鳴從天井流入室內,幻化成多種風貌,令人感受到時間流逝與季節更替。※ 週二休館
※ 圖片及文字來源:瀨戶內海國際藝術際官方網站
瀨戶內海中最大的島嶼-小豆島,是日本著名的四大醬油產地之一,約400年的歷史記錄,因此來到島嶼東南側時,隨時可聞到陣陣醬油釀製的香味。1907年創立的丸金醬油,是間擁有100多年的老字號店鋪,而丸金(マルキン)醬油記念館前身則由醬油工廠所改建,保留了傳統古法釀製醬油時使用的器具及釀製過程,告訴大家小豆島的醬油為何有獨到的甘甜香味。來到此地,除了參觀醬油的釀造技術,不妨也試試醬油霜淇淋喔!!
以1928-1946年的小豆島為舞台,主要描述年輕女教師和12個兒童的交流的小說。分別於1954年和1987年兩次被拍成電影。二十四瞳映畫村是由1987年拍攝電影時使用的外景地改建而成的,有很多著名場景都是在這裏拍攝的。這裏有非常真實的木結構分教場(校舍)、男老師家的房子、漁夫家的房子、茶館等。這裏的電影院“松竹座”常年播放電影《二十四只眼睛》。另外,這裏還有依照原作者壺井榮曾經居住的部分住宅而建的壺井榮文學館。還可以在再現了傳統日本房屋的商店購買紀念品。
日本四國地方最著名的庭院,有一步一景之稱,總面積約75公頃,是全日本指定特別名勝中最大的庭園。 栗林公園以翠綠的紫雲山為背景,由6個水池、13座假山以及10多個亭閣巧妙的佈局而成,處處景緻皆不同,四季呈現不同風貌。其中以鶴龜松、箱松、屏風松等1,400多株松樹最為珍貴,樹齡大多在一兩百年以上,經過人工細心照料,每一株都長得姿態各異,優雅古典,實在令人賞心悅目又感到敬佩。
南庭為迴遊式庭園,北庭是近代的準洋式庭院。最南端南湖畔的掬月亭,是欣賞水池與奇岩怪石的最佳景點,原來是籓政時代籓主招待貴賓賞景品茗的茶屋,現今也對外開放並提供抹茶與栗子點心服務,坐在此處喝抹茶賞景,是另一個迷人景點。
春季梅花、櫻花、杜鵑花等各種花同時開放,爭奇鬥艷。夏季池中的水蓮,菖蒲花媚惑妖嬈。秋季燦爛的楓葉,非常耀眼。
倉敷在日本江戶時期初期的日本寛永19年(西元1642年)被江戶幕府指定為直轄地,曾一度依靠流經此地注入瀨戶內海的倉敷川發展船運業,成為米、鹽、棉花等物資集散地,運貨的船隻絡繹不絕,盛極一時。作為物資流動的中轉站,隨著儲藏貨物的倉庫的增加,逐步興建一座座富商優雅的住宅,也因為倉庫數量之多,使得此地區得名「倉敷」。
倉敷美觀地區保存著日本江戶時期直轄地盛極一時的繁榮情景,一街一景都有著樸實的風味,流過整個倉敷美觀地區的倉敷川,是一條由石垣砌成的河道,其中有10座青石拱橋跨越河川的兩岸,兩旁皆是看不盡的楊柳與櫻花,漫步在古意盎然的純樸街道中,沿途可以欣賞古代商人們用於貯存貨物之白色牆壁的倉庫,至今仍保存著貨場、大八車(過去運送物資的車)通行的石板路、古時路燈-常明燈等等,反映出當時商業繁榮的景象。
19世紀下半葉,倉敷的商人開始積極吸收西洋文化,因為倉敷美觀地區完整保存狀態良好的日本江戶時期宅戶、商店及倉庫等500多棟距今300多年前的優美建築,呈現出江戶時期的日本風情,美得如詩如畫,因此人稱「美觀地區」,其歷史價值也使得這個地區被指定為「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擁有白色牆壁的「土藏」(倉庫)和商店林立的古老街道,至今仍完美保存著昔日日本風情,長約400公尺的舊街沿河而建,百年古街及清澈流水成為市内的主要觀光景點,這條商店街裏,多數的土藏和商店是於日本江戶末期至明治初期時所建,當時有眾多的酒窖、油店、米店、醬油庫等,非常熱鬧!
鳴門地區最受歡迎的景點就是由瀨戶內海和紀伊水道的潮差而形成的渦流,二個水域之間因為漲潮的高低差,會產生近二公尺的水位落差,以致難得一見的自然絕景!在春天和秋天的大潮時節,會産生時速達20公里以上、直徑超過20公尺的巨大旋渦,從觀潮船和鳴門公園內的「千疊敷瞭望台」上,可以清楚地觀賞奔騰激盪的渦流奇景。渦の道
「大塚國際美術館」是大塚製藥集團為紀念創業75週年,於德島縣鳴門市所設立的「陶板名畫美術館」,其擁有日本最大規模的常設展示空間,佔地面積達29,412平方公尺,藉由大塚OMI陶業株式會社的特殊技術,館內複製與原作相同尺寸的珍貴西洋名畫共1000餘件,其中包含由6名評選委員嚴格選出之古代壁畫,以及跨越世界25國、190多座美術館所珍藏之現代繪畫,即使身居日本也能輕鬆飽覽世界各地的藝術品。
此外,近年由於環境污染、地震、火災等災害,種種原因皆容易導致原作褪色及劣化,而使用陶板技術所複刻出的名畫,即使存放2,000年以上仍可保持現有的色澤與形態,在在證明此技術對今後保存各項文化財將的貢獻匪淺,「大塚國際美術館」不僅在技術層面或是概念上,皆為世界首座且獨一無二的美術館。
天空織網
實施巡迴本島的各村落,編織漁網的工作坊。在春季會期將沙彌島等五處島嶼所編織的漁網連結,並面朝天空垂直設置在海灘。參觀者可以透過漁網,眺望時刻變化的大海模樣。
灰泥・鏝繪招牌企畫
將古老故事或傳說搬上圖畫招牌。
除蟲菊之家
高見島曾經因栽植蚊香原料的除蟲菊而繁榮。基於此歷史,與島民一起栽培除蟲菊,在民宅中展示作品。讓昔日生計榮景隨煙霧彌漫。
變化之家
在舊民宅屋頂或牆壁鑿開無數大約1公分的小洞的裝飾藝術。從均等間隔鑿開的洞口,穿透過微弱光線。作品的空間隨著天候或太陽動向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