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寺的特定建築群格局仿效唐代最高級的寺院,是全世界同類型、同規模中,唯一保留唐代寺院的獨特風格的建築,坊間傳說,古時工匠為了為避免與神佛的完美相比,刻意在作品中留下一點點缺失,而在東大寺,便是那個位於大佛的右後側,一厚重柱子底部那個俗稱「大佛的鼻孔」的小洞,流傳至今,則成為穿過此洞即能保佑平安的傳說。

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奈良東大寺,距今約有1,200餘年的歷史,由於位於首都平城京以東,故取名為東大寺,也稱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歷史上,東大寺曾多次毀於兵變、火災及幾個朝代的重建,東大寺中的奈良大佛在西元752年鑄造完成,其後才著手建造大佛殿(西元758年完工),但在西元1181年爆發了「源平爭亂」,第一代的大佛殿在此兵火中付之一炬;其後在名僧、將軍的號昭及勸募下,耗費五年時間,於西元1195年再建完成,卻也在西元1567年的戰國時代中再度燒毀,巢傾無完卵,奈良大佛因此遭受約120年沒有遮蔽物的餐風露宿而倒壞。
而現在所見的「大佛殿」,是17世紀後半,實踐全國勸募之行後得以再重建,並於西元1691年完成奈良大佛的修繕、西元1709年完成大佛殿的重建,大佛殿木造結構氣宇非凡、氣勢雄偉,是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但因修建期間木材等原物料不足,以至於規模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二。
東大寺
東大寺
東大寺的特定建築群格局仿效唐代最高級的寺院,是全世界同類型、同規模中,唯一保留唐代寺院的獨特風格的建築,坊間傳說,古時工匠為了為避免與神佛的完美相比,刻意在作品中留下一點點缺失,而在東大寺,便是那個位於大佛的右後側,一厚重柱子底部那個俗稱「大佛的鼻孔」的小洞,流傳至今,則成為穿過此洞即能保佑平安的傳說。
東大寺
東大寺
東大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大寺的鐘樓(為日本國寶),原創建於西元752年,而現在看到的鐘樓則是於鎌倉時代(約西元1185年)再建之建築。鐘樓是用來吊置梵鐘的地方,此梵鐘重達26.3噸,雖經過歲月的洗鍊,因此更見穩重渾厚之氣勢,是大佛創建當時鑄造並且使用至今的原物,其有「奈良太郎」的稱號,被列為「日本三名鐘」之一,極其珍貴!東大寺每年8月間舉行大佛除塵日,這可說是世界奇觀,在除塵日當天早上7:00開始,只見大約200多僧侶為大佛除塵,這時遊客可安排列隊進入參觀,看僧侶們利用懸掛的吊籃上上下下為大佛清除灰塵,據說掃下的灰塵可以多達數十桶。

在東大寺大佛殿前的園區,隨處可見或坐或站、伴遊在遊客身邊的鹿群,傳說中被譽為春日大社四神之一的武甕槌命,就是騎著白鹿來到奈良的,因此從很早開始,當地居民即將鹿視為神聖的,殺鹿者甚至會被判死罪。在公園裡的梅花鹿悠遊自在、不受牢籠管束,遊客到此可近距離與牠們互動,而為避免遊客受傷,每年秋天園方會進行切鹿角儀式,在一群被稱為「勢子」的神職人員,將群鹿追趕到切鹿角會場後,搏命制伏如暴動般的公鹿,在神官指示下,進行切鹿角儀式,這是日本唯一、也是奈良秋天經典的祭典之一。公園內有許多小攤專門販售鹿仙貝,供遊客購買後餵食,也可自行準備餅乾、蔬菜等食物,當手中拿出任何食物時,成群的鹿便會一湧而上,餵食時請務必留意自身安全。
奈良公園
奈良公園
 

前往方式:
- 於大阪或京都搭乘JR奈良線、近鐵奈良至奈良、近鐵奈良站,隨後步行或租借腳踏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