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224年由藤原公經所建,後因藤原公經改名為西園寺公經,此地便稱為「西園寺」,為金閣寺原址。西園寺是西園寺家代代相傳的宅邸,榮華一時。鎌倉幕府滅亡後,當時的主人西園寺公宗因涉嫌以招待醍醐天皇到西園寺之名,行暗殺之實而遭處置,西園寺龐大家產被沒收,從此家道中落一蹶不起。

直至西元1394年,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用自己位於河內國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換得這塊荒廢多時,當時稱為「北山第」的山莊,經過3年的修繕後「北山第」改名為「北山殿」,主要建築有舍利殿、護摩堂、懺法堂、法水院等佛教建築,以及宸殿、公卿間、會所、天鏡閣、拱北樓、泉殿、現雪亭等,其規模之大足可媲美天皇住的御所,耗資最大的「舍利殿」,修築得金碧輝煌,當時就有人稱之為「金閣殿」。

幾年後,足利義滿把征夷大將軍職位讓給兒子足利義持出家修行,「舍利殿」便是他修禪的地方,足利義滿死後,其子遵照他的遺願,勸請夢窗國師開山,將「北山殿」由宅邸改為禪寺,並以足利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而在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時,爆發的應仁之亂中,鹿苑寺大部分的建築都遭到燒毀,只有「舍利殿」神奇的躲過這次劫難,成為北山文化唯一的古蹟,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即列為國寶。

到了昭和25年,西元1950年,一位在裡面見習的21歲僧侶,據說是因為忌妒金閣寺的美,因此一把火讓自己與金閣寺(舍利殿)同歸於盡,大火燒盡的這棟500多年的傳世建築,也燒光的墊內所供奉的國寶和足利義滿像等,這個事件不僅造成全日本的震憾,也造就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


「金閣寺」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今天看到的「金閣寺」是在大火燒過後的第5年,根據原樣重新修復建造,金閣寺之所以受推崇,除了1987年全面換新金箔裝飾、金光閃閃的外牆與波光粼粼的倒影外,能將三種不同時代、不同建築風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是主因:
一樓是最早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裡頭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池泉迴遊式庭園」:鎌倉時代的庭園承接平安時代的池泉庭園(以池為中心展開的造景)為其主流,但除了原有的舟遊方式之外,還新增以池為中心之迴遊形式的賞景步道,而稱之。
「法水院」: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
「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
「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

金閣寺除了外觀金碧輝煌為一著稱,前方明亮如鏡的「鏡湖池」也是襯托出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功臣之一,池中渾然天成般的浮島和尖石,讓映在湖中的金閣寺倒影顯得格外真實,這樣使人屏息的美景,總令到此賞景的遊客流連忘返!秋天的景象,在入寺前的參道已是令人陶然心醉的紅楓漫天,而入冬之時,被白雪覆蓋的金閣寺不但不減其光芒,金與白的折射更是奪目、璀燦耀眼,這裡的每一處視野都是攝影愛好者絕佳的角度!

營業時間:9:00-17:00 | 門票費用:全票¥400、學生票¥300
延伸資訊:足利義滿孫子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學其祖父建造了銀閣寺。